山旺盆地并角犀及其演化迁徙历史获揭示(论文原文及化石图像数据)

The first Asian skeleton of Diaceratherium from the early Miocene Shanwang Basin (Shandong,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migration route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团队的研究成果在《亚洲地球科学:X》在线发表,该研究报道了发现自山东山旺盆地早中新世地层的矮脚犀族骨架化石,对其演化迁徙历史提出了新的假设。但是,并角犀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层的缺失表明,其从欧洲到东亚的迁徙路线更有可能是途径中亚哈萨克坦地区,即从青藏高原的北缘通过,为研究渐新世到中新世过渡期间哺乳动物的演化迁徙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说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对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化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数据中包含:

1 并角犀属头骨化石

2 并角犀属脚骨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本数据包括:
论文原文的PDF
以及原始分辨率论文插图(包括化石、地层和系统发育树等)
以对应的图注命名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邓涛. (2021). 山旺盆地并角犀及其演化迁徙历史获揭示(论文原文及化石图像数据).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016/j.jaesx.2021.100074.
[Deng, T. (2021). The first Asian skeleton of Diaceratherium from the early Miocene Shanwang Basin (Shandong,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migration route.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016/j.jaesx.2021.100074.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文章的引用

1. Lu, X.K., Cerde, E., Zheng, X.T., Wang, S.Q., Deng, T. (2021). The first Asian skeleton of Diaceratherium from the early Miocene Shanwang Basin (Shandong,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migration rout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X( 查看 | Bibtex格式)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资助项目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Second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 Expedition Program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110.00 West: 90.00
South: 30.00 North: 45.00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1000 year < x
  • 空间分辨率: 1km - 10km
  • 大小: 10 MB
  • 浏览: 932 次
  • 下载量: 0 次
  • 共享方式: 保护期内
  • 数据时间范围: 2020-12-01 至 2021-12-28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2-03-03

后提供下载

联系信息
邓涛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